这十年我所经历的广州小升初

 

10年前,懵懂无知的我加入课外辅导行业,成为一名补习老师。

那时汇景还属47,双井不叫东风西;

那时广外还是概念,黄冈还在湖北;

那时老城区还有推荐生,非本地只需交钱......

那时一对一刚刚兴起,卓越主要办复读;

那时学而思帝都成立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奥数;

那时近半数学生还不补课,学校课堂还能学到知识......

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广州小升初的这十年。

一、变幻莫测

民校方面一开始的13民校联盟,到后来15校联盟,后来分裂成大小联盟,(部分学校如省实天河,中大附一直单考)后面就是不考只面试或面谈。我不知道面试的十分钟到底拼的是什么?综合素质?颜值?口头表达能力?还是运气?

公校方面之前一直较弱势,偷偷摸摸办一些占坑班或者考试捞一些优质生,外国语类学校兴起后挽回一些颜面,不过目前仍属于优等生的备选学校。

ZF主管部门认为前几年考试太多,学生与家长太辛苦,才改成现在的模式。殊不知,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考试才是公平的,不用像现在一样:各种招考小道消息满天飞,各种机构MK不知该不该信,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,等一张票备受煎熬。

纵观广州小升初这么多年的变化情况,牢记两点:

第一:成绩好是硬道理。

第二:政策才是最强的大腿。其他小胳膊注定拗不过。

二、好景不长

记得广外刚复校的那一两年,无数牛娃削减了脑袋想进去,造成一票难求,半百挑一的盛况。后来各区也开始兴办公办外国语学校,目的当然很简单:就是不让本区的优质生源流失。所以现在还有各个学校会将最好的生源推荐到广外吗?呵呵...

循此思路,各区进一步希望本区的优质生源继续留在本区读初中,而不是齐齐挤到老三区,于是16年的期末考试你会发现,这个区的语文普遍分数不高,那个区的数学似乎挺难,以前290随便都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五下六上的成绩不够吸引人了,简历还怎么写?杯赛又没参加是否就与一线民校无缘呢?真的不一定!民校也不是傻子...

三、雨后春笋

你发现了吗?仿佛没有几天的时间,身处非中心城区的你,周围也出现了一水的名校。什么黄埔XX,白云XX,太和XX等名校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首先这得益于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,当然也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英明领导。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,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。不过真的是这样吗?水深,您且行且小心。

四、拼爹时代

无论你接受或不接受,这就是一个拼爹时代。

小升初的各种招生乱象让补习机构赚得盆满钵满。您作为家长贡献了多少?

学校教的东西越来越少,原本作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补习班却成为学生学知识的主要来源,您觉得悲哀吗?

报读那么多补习课程,您的荷包还好吗?

进入三月,一到周末您就要帮孩子到处投简历,您觉得累吗?

各种小道消息,各种MK,您能分辨其中的真真假假吗?

没有十八般武艺,没有厚实的荷包,小升初家长很难当!

五、未必优秀

一个班95%的学生都去报班补课了,学生们的分数越来越高了,小学已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知识了,是否孩子真的越来越优秀了?

未必!

解题全是靠公式与套路,预习有老师带着,复习总结也是补习班训练。考试分数是比以前高了,可是学习的能力呢?

补习班牛娃成绩会有崩盘的那一天的,并不久远,或许就在高二。

六、如履薄冰

学校如履薄冰,每年六七月都是民校的痛苦期,发出去的票并没有带来那么多的学生,被放飞机的民校需要到处补录。

家长如履薄冰,花了钱花了时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。

学生如履薄冰,到处补课,可仍然不一定能去自己理想的学校。

机构如履薄冰,资本市场的介入,让补习机构不再是那个纯粹教书育人的地方。

这是最好的时代,教育真的是个产业了...

这是最坏的时代,教育终归还是需要回归到教育本身...

教育绝不会输在起跑线,而是输在漫漫征程……

(本人原创,严禁转载)

联系微信:kuma6kuma

本站的图片及内容来自于网络文章,文章和图片的版权归作者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,站长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及后果。【这十年我所经历的广州小升初】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sdaheng.com.cn/zhishi/4215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