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未了/我的理想
冬日暖阳照进房间,虽然外面零下六七度,有暖气的屋里,再加上这和煦温婉的阳光,宁静,祥和,舒适。这样的日子不正是小时候所向往的吗?不也是父母所期盼的吗?
我的老家在一个县城的郊区,虽说也是农村,可是,耕地不是很多。周边分布着许多机关企业和工厂。我们的小学是中心校,当时还有初中部。我们的同学来自各种原生家庭,通过她们,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。
特殊的地理环境,我的童年时光不仅是拔草挖野菜,扫树叶。更多的是捡煤碴。放了学,背个筐到石灰窑砖瓦窑捡那些没有烧透的煤碴。还有一些锅炉房和办公室里倾倒的炉碴,也会有很大的收获。
那时候,天很冷。没有毛衣和秋裤的过度,直接由单衣到棉袄棉裤,看着滚烫滚烫的煤渣,想象着屋里暖暖和和的人在干什么?
那时候,我的理想就是在点着炉子的屋里干活上班,买各种各样的零食,装满父母的零食箱子,什么时候想吃都有。
后来,我们班来了一个教数学的刘老师,让我们知道了华罗庚,陈景润,还知道了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从此,爱上了数学,立志要像陈景润那样攻克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摘取数学王冠上的那颗最大的珍珠。要当数学家,还信心满满。那一年,中心联校数学竞赛,我得了第一名。
上了初中,接触了物理化学生物,老师告诉我们,还有许多科学难题等待着我们去攻克。我仿佛又打开了一个奇幻的世界,畅游在知识的海洋,我的理想又成了要当一名科学家,攻克难关,我责无旁贷。
可是,在上高中时,由于各个学校生源竞争,那年的中考政策是按照成绩,从高到低循环分配,我阴差阳错的被分到了我不想去的那所学校,原因是校长是我的远房亲戚,如果我都不愿意去,其他同学的工作不好做,我被动地,人生中第一次,走了一个“后门”。心里有了落差,理想的事也就放下了,一门心思地埋怨那个远房亲戚,用我微薄之力与学校与老师抗争,肆无忌惮地宣泄着不满。那力量真的是太微薄了,不仅校长没感觉到,连父母都没有发现。只是我的成绩一落再落,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我参加全省数学竞赛,预赛都没有过关。
高考填报志愿,本想学中医吧,可是,由于与同学的一句玩笑,第一批次竟然填了山东农业大学,还是蔬菜专业。当时认为考个第二批次的中医学院就很好了。又是一个阴差阳错,被农大的农经专业录取了。反正也没有预定的理想,考上就是最大的好事,父母喜笑颜开,我也是傻呵呵地乐了好长时间。
毕业,分配,结婚,生子,三十多年过去,不再青涩,时光荏苒。
今天,坐在洒满阳光的房间,暖气很热,阳台上的花开的很艳…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理想。
看来,我的第一个理想还是实现了。心里没有惊喜,只是宁静而祥和……
壹点号 错综群妙
找记者、求报道、求帮助,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壹点情报站”,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