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海潮‖父亲活成山的高大(清明思亲征文100)
来源:中山日报
栏目:文棚
品读父亲
父亲于我而言,既熟悉而又陌生。他一生教书育人,桃李满天下。
父亲天资聪颖,入读小学就能跳过一、二年级直接读三年级。14岁那年凭借实力考上县里最高学府——龙山中学师范班。在小城,实属稀罕。年轻的父亲琴棋书画无所不能,除了擅写榜书,文学、音乐、绘画、戏剧等均有涉猎,尤其擅长拉二胡、弹弦琴、中阮。他的字写得很棒,邻近的乡村每有做“大戏”,他都会无偿赠写。可惜他写的书法都遗失了,只遗存一幅“潮州音乐”,写得雄奇有力,铁骨铮铮。
父亲的品格就像一首潮州音乐,跌宕有韵味,灵魂飘着袅袅幽香。土改时,他自编自导革命宣传剧,与其他老师联袂出演《三仔诉苦》《血泪仇》。以旧社会地主盘剥贫苦百姓为背景,进行声情并茂的血泪控诉。内容逼真,人物生动。经常下乡宣传演出,获得交口赞誉。
父亲中等身材,五官端正,棱角分明,一双剑眉睿思熠熠。他性格耿直爽朗,待人热情真诚,乐于助人。在湖岭小学当校长时,他曾自掏腰包帮助交不起学费辍学的小乐重返校园。
父亲为人清廉,工作一丝不苟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教育战线落实冤假错案政策,他出钱出力,秉烛漏餐为复职人员奔波劳累。
无论工作、生活,父亲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处世态度,引领我走上正确的人生。1987年夏,我高中毕业出外打工。次年,家乡公开招警。父亲说服我:当警察能除暴安良,维护公平正义。我听从他的话,如愿当上了人民警察。
都说父爱是一座山,厚重无言。我却说,父爱是一汪生命之水,爱之深切却深藏不露,大海般深沉而宽广。又像一双温柔手,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。清人宋凌云诗曰:
吴树燕云断尺书,迢迢两地恨何如?
梦魂不惮长安远,几度乘风问起居。
父亲已走了整整十年,他一生好德,广修福慧。活得简单,他走时,也没让子孙陪侍一个钟,安详而逝。2009年夏月,他驾鹤飞升的那一刻,以一粒尘的卑微,在我们心中活成山的高大,海的辽阔。
清明节,是怀念亲人、凭吊先辈的“感恩节”。当前,中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,根据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,2020年清明暂停现场祭扫活动,中山日报发起“清明思亲”征文活动。主题为“清明思亲”;追思对象为已远逝的亲人;征文以散文为主,篇幅800字以内。征文日期:即日起至4月4日。投稿邮箱:3411706595@qq.com (请一投一稿)。文末请注明真实姓名、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、账号等。
◆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
◆编辑:徐向东
◆二审:蓝运良
◆三审:魏礼军
◆素材来源:中山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