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排行榜 市民感染新冠正发烧,想退演出票却被拒?什么情况才算“不可抗力”?

市民感染新冠正发烧,想退演出票却被拒?什么情况才算“不可抗力”?

 

此前,知名舞蹈演员杨丽萍感染新冠期间仍坚持演出,曾引发网友热议。有人觉得杨丽萍敬业,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,演出场所空间封闭,容易导致病毒传播,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。

那么,如果观众感染新冠病毒正在发烧,还应该去看演出吗?能不能将此前购买的演出票退掉?

猫眼平台建议:正常使用

去年11月16日,徐先生在猫眼平台上花费1520元,购买了4张12月29日的“蓝色多瑙河—2023上海交响新年音乐会”的演出票。

但在12月25日,徐先生夫妇双双感染新冠病毒开始发烧。徐先生认为,一方面人不太舒服,另一方面,正发烧有较大的传染性,还如何正常去观演?

徐先生的购买记录

发现自己发烧后,徐先生第一时间找到猫眼平台客服沟通退票,并提供了核酸阳性记录截图。在12月26日的首次沟通中,客服承诺会去沟通,为徐先生申请退票。但12月27日,客服反馈了沟通结果:“经过多次协调争取,退票申请无法满足。

猫眼平台客服多次给出了同样的“话术”:即“演出票是属于具有时效性和特殊性的有价证券,不支持退换”。客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或“按照观演要求正常观演”,或“转赠、转售他人”。

最终,因为“正发着烧,也没有精力去找人接手”,徐先生浪费了演出票。

演出票不支持退换?

记者下载猫眼平台App,发现猫眼平台在用户协议中注明,“用户因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无法前往……适用不同的退改签规定,具体适用情形及规则以购买时展现信息为准”。事后徐先生翻阅自己的购票记录,在“演出详情”一栏中,确实标注有“票品一经售出,恕不退换”的字样。

记者查阅了近期大剧院、上海音乐厅、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多场演出,销售页面也均明确“如非演出变更、演出取消、票品错误的原因,不提供退票品服务”

猫眼用户协议中也写道:能否退改签主要要看“影院、演出举办方、商品销售方等服务方是否同意退改签、退换货”。徐先生购买的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。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官方网站上,“观演须知”中也明确“所有票券一旦售出不退不换,敬请谅解”。

除了猫眼购票平台,近期在网络投诉平台上,对类似情况进行投诉的消费者也不少。有网友称,自己在大麦网定了演出的门票,但后来由于新冠阳性无法正常前往观看,与平台沟通退票时,平台客服一直拖着不处理,或者直接拒绝退票。

对此,大麦客服回复称:演出票退票的决策权均在主办方,由于项目不同,主办方的退票政策也不同。针对用户的退票诉求,大麦一直都在积极帮助用户与主办方沟通退票。

感染发烧是否应区别对待?

业内人士介绍,电影票、演出票不退换由来已久,最早是为了防止黄牛高价倒卖黄金场次,打击黄牛背后的灰色产业链。近年来,电影票不能退改签屡屡引发舆论关注(点击复习:

“电影票不能退改”又上热搜!

),但在演出票务市场上,不允许退换仍然是惯例。

不过,消费者在感染新冠发烧时仍不允许退换演出票,这是否合情合理?

对此,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

弯弯1837:作为票务平台,演出赛事无法如期举行,或因新冠阳性无法参加,就该爽快退票,拖延推诿,找各种理由不退票是自砸招牌,自损口碑。

Freya范er:建议票务平台应建立起类似飞机、火车票的阶梯退票制度,让消费者拥有“撤销权”。

褚小姐:演出门票大多提前很久预售,后面难免会有意外的变动,现在又是实名制一人一票,不能转让不能退换,那消费者在这里受到什么保护了呀?演得不好也没见赔钱呐!

伽尔:主办方办不了了说取消就取消,完全不管观众损失,观众有事看不了了不能退票,不能给主办方造成损失,这霸王条款。

浅白色的蒲公英:演职人员感染可以取消演出,消费者感染了为何不允许退票?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,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,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;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,合同解除后,尚未履行的,终止履行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、不能避免,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。

那么在当前这一波疫情中,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”是否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可抗力?

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伟表示,消费者在购票时防控政策尚未调整,不可能对眼下的这一波感染作出预见,感染以后大家的身体状态基本上都会发烧,甚至出现呕吐、浑身酸痛等状况,身体情况不允许再去观演,并且从保护他人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也不应该再去公共场所。所以,他认为眼下这一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列入不可抗力的范畴,消费者当前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为由要求退票,具备一定的法律依据。

但这也仅限于目前的情况。从1月8日开始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,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,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,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。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,未来感染新冠病毒后或可参考甲型流感感染后的处理模式,恐难列入不可抗力范畴。

业内人士则建议,在眼下出现的这一波消费纠纷中,不能简单地认为平台和演出主办方有责任。并且,疫情以来演艺行业较为艰难,建议消费者和平台、演出提供方应互相包容体谅,友好地协商处理这一波感染新冠带来的退改事宜。相比退票,延期、改签或许更能兼顾双方的利益

后续: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帮助下,记者联系上了2023上海交响新年音乐会的演出主办方“超燃文化传媒”。针对徐先生的投诉,负责人承诺消费者提供核酸检测阳性记录、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和身份证的合影,以证明确实在观演前感染,“超燃”可以为消费者办理票品的延期,观看后续同样类型的演出。

话匣子综合自上观新闻、界面新闻等

编辑:陈雯

责任编辑:程晨

-本文完-

版权声明: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

本站的图片及内容来自于网络文章,文章和图片的版权归作者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,站长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及后果。【市民感染新冠正发烧,想退演出票却被拒?什么情况才算“不可抗力”?】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sdaheng.com.cn/paihangbang/390934.html